章节目录 第122章 种族等级3(1 / 1)
作品:《龙困天罗》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人、通古斯人(纯种的满洲人)、维吾尔人、蒙古人、南亚的黄种人为第四等级。
他们长处不多短处不少,最大的短处就是安于现状,追忆过去的辉煌,目光短浅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满洲人不思进取不消我讲。八旗子弟是废物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全满族也没有诞生几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还不如蒙古人有朝气。虽然蒙古人也一蹶不振,至少人家牢牢占据着祖传之地。
印度至今还保留着四个等级的种族制度,特权阶级生来就是高官,无需学习就能掌控国家,下贱阶级永远劳作无法改变。
在汉族历史上,那样的特权阶层叫作士族,他们简直就是国家毒瘤。从三国开始,到宋朝建立,这段时间里所有杰出的君王都把处理他们当做重要工作。
曹公首开考试选拔官员,重用寒门学子制衡士族。士族通过攻略曹二代的方式,废除曹公政策,导致五胡入侵,古汉族灭亡,500年混乱。
隋炀帝杨广正式立法固化科举制度,用寒门学子冲击士族争夺国家官位;通过征讨高句丽,用大义名份逼着士族派出私兵出国征战。士族们通过支持全国暴动的方式灭亡隋朝。
唐太宗李世民不断强化前朝手段,蚕食士族根基。他的儿子,儿媳妇,李治和武则天感觉那么做进度太慢,于是通过扣罪名,抓不法的方式一家一家灭士族。到唐明皇李隆基执政时延续这一政策,将半壁江山上的士族清洗殆尽,国家空前强盛。士族为反抗国家,支持安禄山造反搅乱唐朝政治,他们趁机镇压立功,重新崛起。
唐朝后期黄巢造反攻入京都,将唐朝三品以上的高官连同他们的家族全部杀光。
那一次几乎将中国士族斩草除根,从此以后中国政府进入开国武勋和文官并举的时代。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科举考试成为主流,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的考公务员制度。
考试虽不是尽善尽美,亦非绝对公平公正,但鱼跃龙门的希望实实在在摆在汉人面前。所有人为之疯狂,为之奋斗,经过上千年发展,为争上游努力学习,愈挫愈勇的无畏精神渗进汉族的基因。
恋栈权势固然不对,奋进精神却是汉族之宝。它促使无数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使我们得以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在求知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中国教科书内容之丰冠绝天下,初中毕业生掌握的数理化知识比其它国家高中毕业生还要多,足见中国人学习时的拼命),使整个民族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印度人一生下来命运就已经注定,既然已经注定谁还去努力拼搏?
上等印度人权势永享财色双收,无忧无虑乐安天命;
下等印度人温顺无比安贫乐道,浑浑噩噩听天由命。
他们日复一日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一亿人口九亿牲口的社会模式,如同一潭死水。这种民族若能兴旺那就是老天瞎了眼。
巴基斯坦人、阿拉伯人、南亚的黄种人,虽然吸收一些外国科技,可是工业体系严重残缺,根本没有改进的能力。和印度一样,他们只是躺在祖先留下的富饶土地上吃老本,通过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出口矿产、农产品,向外国采购工业制品维持生活,几乎没有发展科技、工业、军事的能力。没有硬件支撑,他们只能是其它科技军工大国的附属和市场,怎么看怎么鼠目寸光。
非洲黑人、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奥洲土人为第五等级。对比一下他们的民族习惯就会发现他们为什么是末等民族。
北极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食物非常稀少。爱斯基摩人的应对策略是孙子出生后,爷爷奶奶离开家庭走入茫茫雪原,死到哪里算哪里,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节省食物养育下一代。
看起来像是舍己为人,对子孙后代作出最大的牺牲,其实这是怯懦到极点,愚蠢到极点,不负责任到极点的表现。
儿子看着父母离去无动于衷。既没有想过革新工具提高打猎效率,也没有想过带着家人搬离苦寒之地,更加没有想过聚集族人拿起武器,攻取一片温暖富饶的土地。
他们完全被时间定格,不敢作出一点点改变,那怕西方人打过来掠夺他们,他们也不敢作出激烈反抗,一切的一切都交给命运,却不知道命运需要自己去争取。
我们汉人在极端环境下会吃人,甚至吃掉自己的孩子,看起来冷血残忍,其实我们心中坚信只要活下来就有希望。当腐败的政府将我们最后的希望泯灭时我们就会拿起武器进行抗争,依靠自己的双手争取新的希望。就是这种对希望的追求,我们几千年来起起落落传承不绝,一大半时间站在世界潮头。
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远比北极富饶,这三洲土着却没有产生像样的文明。当西方人用枪炮打开他们的国门时,危机和转机同时出现在他们面前。可惜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蛮荒时代,与猿猴没有太大区别,脑子里没有接受新事物的程序,无法吸收敌人的知识,只能被欺压掠夺,甚至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