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2章 笛音与材质的关系(1 / 1)

作品:《农民有声的历史记忆

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该去找时迁大哥下午干什么?星期六要为家里做些有益的事。他说又去那风车鬼窝里锄树头,我叫小弟收拾好工具,我也回家拿好工具就一同出发了。

到那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杉木木头墩子,这些杉木树头,有很大一部分都长出新树,大的也有长成五六米高的。我们都是去锄那些多少年,都未长新枝的枯树头。大人都有教我们有新树长出的不要乱锄,有新树长出来多少年后,也会成为参天大树的。这些基本的知识还是有的。

我们各自选好目标开始发力,这树头周围的土质很松软。全是黑土看得出来这一片当年的树林,人类除了当年种树在此动过锄头。

我们三个还可能是几百年以来,第二批在此动土的开发者。这也是人类发展的生活所需,社会在发展人口在增长,生活所需亦随之增加,这些都是合情合理。

符合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每个家庭的人口增长,燃料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也自然而然地给大自然增加压力,所以政府的封山育林方向是对的。

那个下午我们很快达到了,各自所需木柴的数量,收拾妥当之后也就回家了。我回到家一切安排妥当,做完自己该做的工作之后,又开始了自己认真细致的修制笛子的工作。

我又将小刻刀磨了一次,更加的锋利好用。加上动作娴熟,修起笛孔更加得心应手。我很快修好一支,立即贴上笛膜先试试音质如何?结果发出悠扬的笛声,内心还是很满意。

自己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去掉孔周围的炭渍,一刀一刀轻轻地刻,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此时只能放下刀具休息待劳,自己也感到累了。自从中午回来一直没有停过,到天黑为止总算做好两支。

经过试吹此段音质略浑厚,我发现音质的浑厚与尖亮程度,跟笛子单竹的厚薄,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竹质厚声音更浑厚,竹质薄音质更尖亮。

基本上竹头两节发音浑厚些,所以笛子七种音调,是根据竹子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我还是准备先冲凉,等待大嫂和六姐回来再吃饭吧。

今天晚餐六姐也放学回来了,昨晚的鸭肉母亲还是留了一半。等六姐今晚一起吃饭,这也是客家人有福同享的理念。这就是客家所传承的理念,虽然是非珍稀食品,但在物质不是很丰富的年代。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这种行为是极其高尚的。

晚饭后我挑灯也要将那两支打磨好,写上字才算完成。星期天一大早,习惯了上学长期起早床,起床后我先将那两支,刷上清漆油才去放牛。

那时候已是秋后季节,放牛的草场也少了很多。屋背山上有几个月前放过了,我牵着牛刚到大门口,两只大狗又冲我摇头摆尾。它得意极了,嬉闹着跟在后面,它是那么的有灵性,看起来它也真是天真活泼。

我们村里人都知道我家两只大狗,都说那么大了又老了,为什么不杀掉吃了。母亲说我们都不吃狗肉,它们是我家的守护神,要养它到一百岁。这是农村人的说法,我想哪一天带它去和我上山砍单竹,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牛在屋背山上乖乖地低头吃草,这也是天地之造化,每一种动物自然地会自觉地填饱它的肚子。如此之神奇,对动物由何种物质产生演变而来,还能为人类服务?这些问题又如何解释?

实属科学待解的大难题,世间万物如何形成,应该现代人类无人能解。我曾经看过宇宙产生于十三亿年前,这是荒谬的说法。中华文明史亦只是短短的五千年,可以说五千年前是世界性盲区,没有文字记载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哎呦喂,一个放牛娃在此论此长短,岂不更加荒谬?

牛还在吃着草,足可证明它肚子仍欠草料,我也在暗地里问它,不饱又怪谁?你一到这里还不是一刻不停地啃吗?只怪你的肚子太大了。此时此刻时辰已到,我也应班师回朝吃早饭了。

我那两只大狗还真像我的保镖,我刚站起来它也立即起身。它还真是灵性十足,它也想到回去啦?奇哉怪哉的狗小子,我牵着牛回家了,又把它拴在了竹头下。我们也准备开饭了。

吃完早饭后去找了时迁大哥,问问他又去哪里干什么?他想了一下说还是去昨天下午那里,带把柴刀两条绳子就行了,一切见机行事。我回家磨了一下柴刀带齐工具,三个砍柴郎又会在了一起。

到了目的地我们又各自找好目标,挥刀砍向手臂那么粗的杂木。一连放倒四根,每根有两米多长,我盘算一下又砍了一根。此时的数量也足够一担柴了,迅速去掉枝叶,把它砍成两节拿到坪地上。

将它捆起一把一把,并拣好了一支大小合适的作为担挑之用。从柴把中间穿过去就成了柴担子了,我们都完成上午的目标坐在阴凉处。

我问时迁大哥,这些是什么树他说不知道,我心想我们三个来这里砍这些树是第四次。就我们三个才来四次就砍倒一大片,这些树的生长速度哪能经得起你砍。像我们今天砍的这么大的杂树,估计要长四五年才行。当时的人不砍这些杂树,但人们的生存,是不可缺少的燃料。又能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