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2章 神武元年五斤炮(2 / 2)

作品:《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6磅野战炮炮管长约1.5米,口径约为90mm,弹重约2.5公斤,炮身重约390公斤(约合650明斤),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约700公斤(约合1100明斤)。

当然郭可阳在图纸上标注出来的,都已经换算成了明代的尺寸和重量,否则孙元化也看不明白。

“炮管长四尺七寸,口径两寸八分,铁弹重四斤三两,炮身重650斤,炮架及车轮皆用硬木制成,上包铁皮,全炮重约1100斤。”

孙元化默念着各项,看完图纸,然后便疑惑地抬头望向皇帝,“陛下,此炮如此轻便,还要加上图中这样的大车轮,难道是要马拉着到处跑?”

孙元化在宁远之战中协助袁崇焕守城,所用红夷大炮仅炮身都在2000斤以上。刚刚听说皇帝要自己造火炮,还以为是造那种动辄数千斤的红夷大炮。结果一看图纸,竟然是这么轻的小炮,便有些不解。

郭可阳笑道:“对了,朕要的就是用一匹马或者骡子,就能拉着到处跑的炮。朕用这种炮是来野战的,而不是守城。在保持威力的前提下,自然是越轻便越好。孙爱卿可能造出来?”

“回陛下,这火炮是尺寸越小越容易制造,臣曾监督制造过许多西洋红夷大炮,对于这种小炮,臣有信心不辱使命。”

孙元化很早便铸造过大炮。早在天启二年,大明朝廷就命孙元化仿制西洋大炮。次年三月火炮制成,朝廷封巨炮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并专门派遣官员祭炮。

“只是陛下,臣看图纸上说,炮身用青铜铸造,如此一来造价定然不菲。为何不用铁来铸炮?”

“铁炮自然要便宜的多,只是远不如青铜炮坚固耐用,且铁炮笨重,不利于野战使用。因此朕还是想用青铜铸造此炮。”

拿破仑炮是19世纪中期的产物,当时的炼铁技术比现在这两百多年前的技术要先进的多。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钢炮的出现,才使拿破仑炮逐渐被取代。

所以根本无需验证,青铜炮一定是有铁炮无法取代的优势,才可以使用这么长时间。毕竟无论是东西方,铜价都远远高于铁价,如果能用铸铁取代青铜,那么早就取代了。

直到19世纪末,钢炮出现之前,西方陆战火炮基本上都是青铜炮,这是经过数百年实战检验过的,无需质疑。

近代西方只将笨重且无需移动的舰炮或者要塞炮,使用铸铁制造。

如果从铸造的技术角度论证。与铁相比,铜的熔点更低,融化后的流动性好,更容易浇铸成形;铜的稳定性更好,铜炮不容易生锈;铜的延展性也更好,铸造的炮管不容易炸膛,即便爆炸,也不会像铁炮那样产生大量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