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3章 阴阳眼(1 / 1)

作品:《重生为全球最豪

在将大秦陵园的鬼物吸收完毕,并使自身实力得以提升之后,赵尧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之感盈满心间。他终于明确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也深切领悟到鬼物对于系统的重大意义。过往,他一直未曾重视这一点,直至此刻才恍然醒悟。

“既然大秦陵园存有鬼物,那么大赵陵园想必亦是如此。”赵尧暗自思量,心中涌起一股殷切的期待之情。除了赵国,魏国、韩国以及其他各国的陵园理应也是这般情形。赵尧深知,在这个时代,各国的王室陵园不计其数。想到此处,赵尧心中不禁一阵激昂。只因在系统商城中,有几样物件令他渴慕已久,却因商城币的匮乏而无法购置。如今,他已然觅得了获取商城币的途径,只要将这些鬼物皆由系统吸收并兑换为商城币,他便能在系统商城中兑换出那些心仪许久的物品。

而此时的大秦陵园已恢复至平静祥和之态,原本弥漫其中的那些鬼物仿佛从未出现,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陵园内的迷雾也因此变得稀薄,那股阴森的氛围显着减轻,就连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似乎都变得清新宜人。赵尧心情愉悦地踏出了大秦陵园,他骑上先前来时的战马,悠然自得地朝着前方驰骋而去。此刻,天色已微微黯淡,赵尧打算先返回私塾,与众人辞别后,再踏上前往各个王室陵园的征程,继续收取其中的鬼物。

于子时时分,赵尧历经一路的艰辛劳顿,终于回到那极为熟悉的私塾。虽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浓重得令人倍感压抑,然而私塾之中仍有几盏油灯,散发着幽微且飘忽不定的光芒。那些留宿于此的学子们已然沉浸于甜美的梦乡。赵尧并无今夜离去之意,而是决然决定等到明日,欲当面与学子们辞别一段时日。

次日,晨曦初现,学子们依照往常的惯例,早早踏入私塾,且已然开启早读的进程。只听得私塾内传出“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教学相长……”此类儒家思想文化之辞,于此时代,众人所学皆以儒家之学为根本。赵尧亦被这朗朗的早读之声唤醒,随即盥洗整理衣冠,现身于课堂之上。学子们见赵尧出现,原本的早读之声骤然停歇,纷纷起身,向着赵尧躬身行礼,齐声说道:“先生早。”赵尧神色和悦,轻缓摆手应道:“都坐下吧,今日我有事宣告。”学子们闻赵尧之言,皆恭敬地跪坐于地榻之上。见学子们皆已准备妥当,赵尧开口说道:“我打算出门一段时日。在我离开的这段日子,尔等可选择前往他处求学,亦可选择留于此地继续研讨我授予你们的学识。我的书房之中存有众多竹简,载录着孔夫子的诸多理论,你们可随心翻阅。”听闻赵尧即将离开,有好奇的学子问询赵尧出行的目的以及归期,赵尧皆以云游四海之由含糊应对过去。

与学子们辞别之后,赵尧便轻装启程,对于身外之物,他已不再挂怀。要知道,现如今赌坊分号广泛分布于各国,只要赵尧心之所向,无论行至何方,皆不会遭遇风餐露宿之困境。相反,那些分号的掌管者倘若知晓赵尧前来视察,必然会悉心周全地料理好赵尧的一切起居事宜。

这次为求便捷迅速,赵尧此番并未骑马,而是径直施展凌波微步赶路,如此一来,他的行进速度大幅提升。只见赵尧迈出私塾之后,脚下生风,转瞬之间便已踏出咸阳城。此间,无人得见赵尧的身影,不过在赵尧穿越人群之际,因其速度迅猛至极,竟掀起了一阵凌厉的疾风。

出了咸阳城,赵尧将首站选定为韩国。尽管秦韩两国之间相隔千里之遥,但凭借赵尧当下那令人惊叹的速度,仅仅一个时辰,他便从秦国顺利抵达了韩国。韩国的王都乃是新郑城,在二十一世纪,此地位于河南省,属于一座县级市。进入韩国以后,赵尧行事果断利落,毫不犹豫地径直奔向大韩陵园。凭借凌波微步这等玄奥精妙的功法,他悄然无声地潜入了大韩陵园,未被守陵之人察觉分毫。

刚一踏入大韩陵园,赵尧瞬间便感觉到后背涌起阵阵寒意,此地的情形果然与大秦陵园如出一辙,众多鬼物已然在此滋生。不过这一次,赵尧既未携带隐身符,同时赵尧也压根没有打算隐匿自身的身形。只见他昂首挺胸,脊梁挺得笔直,眉宇之间尽是自信与坚毅之色,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淡定从容的弧度。那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无畏的光芒,仿佛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无法对他构成丝毫阻碍。他以风驰电掣般的极速现身于陵园的中心地带,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强大无比的气场,令人无法忽视。同样这一回,赵尧身上再无牛妖的眼泪,因而同样无法再目睹那些灵魂所化之鬼物。不过此次,赵尧依旧信心满满,他准备全然依靠系统之力。

在赵尧的身影出现在这陵园中心地带以后,正如赵尧所料,一看到有活人现身,这群由韩国君王名将所化之鬼物,恰似饿极了的凶残狼群望见了鲜嫩肥美的羔羊。它们原本隐匿在黑暗中的身躯瞬间变得扭曲狰狞,那一张张苍白如纸的面孔之上,双眼散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血红色光芒,口中喷出一道道浓稠的黑色雾气,尖锐刺耳的嘶叫声连绵不绝。它们疯狂地挥舞着干枯如柴的手臂,指甲犹如锋利尖锐的弯钩,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赵尧撕扯粉碎。那贪婪至极的神情仿佛要把赵尧的每一寸血肉、每一丝灵魂都贪婪地吞噬干净,兴奋得浑身颤抖不止,你争我抢地朝着赵尧疯狂猛扑而来,似乎已经笃定赵尧即将成为它们的口中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