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蒙古发兵篇(1 / 2)
作品:《从陈桥到崖山》端平入洛既失败,亲政的皇帝自然要做出新的举措来证明自己,他在入洛行动失败后立即选择了“端平更化”就像蒙古人立即选择了报复…
12月,蒙古系统的汉人元帅:济南行省长官严实前往和林入觐。被窝阔台任命为东平路行军万户。当初其统辖的50余城,只保留南京路的单州、山东西路的德州、兖州、济州与首府东平府。
端平2年(1235)1月20日,礼部尚书兼侍讲李埴上奏:胡瑗、孙复、邵雍、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10人,卓然为学者所宗,宜在孔庙从祀之列。又请将孔子的学生、孟子的老师子思升为从祀,列于十哲之间。宋理宗下旨照办。
话说赵昀日后的庙号是理宗,顾名思议:乃理学集大成之宗。该宗恨不能与伪君子朱熹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他的统治下,理学家的春天到了!理宗陛下非常醉心于为理学清理门户…
先是来个大扫除,如附会王莽、篡夺汉室的扬雄,毁掉他在孔庙中的塑像、撤去从祀的位置!再增加些席位,让儒家神像变的更壮观。如追封孔门弟子闵子以下9人。如程颢、程颐、张载“得孔孟以来不传之秘”自然要与孔夫子、孟夫子更近一些,立在孔庙里,得从祀之位…
这些还只是理宗陛下早些年的创举。到宋蒙交战、国家危殆时,他的脑筋更灵活、向往更深远,为理学的建设也更来劲了。大体上他做了三件事:
1追封已故著名理学家的爵位。除朱圣人早就封信国公之外,周敦颐追封汝南伯、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张载为郿伯。
2取消王安石从祀孔庙的席位。南宋以官方诏书的形式确认王安石是“万世罪人”赵宋之所以落到今天地步,全是王安石的责任!
3“新学”代表王安石、“蜀学”代表苏轼、泰斗欧阳修、非理学人士孙复、胡瑗等全部迁出孔庙、各派学术被压制,理学正式独尊于华夏!
面对这样伟大慷慨的陛下。理学界感激涕零、集体思考,只能把世间最光辉的名词回报之!于是百年后,赵昀被称为“宋理宗”
22日。命孟珙移往淮南西路的黄州驻扎。孟珙入对,宋理宗询问恢复之计。孟珙答“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待机会”宋理宗再询问和议之计,孟珙答“臣甲胄之士。只言战,不言和”
27日,程芾、王全被任命为正副蒙古通好使、杜显被任命为添差通好副使,出使蒙古。
2月,窝阔台任命严实幕府中的宋子贞为东平行台右司郎中。宋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使之制,改革官场。而对严实旧部占百姓为部曲、擅其赋税的近400所乡寨。宋子贞要求一律罢归各州县。严实起初不肯,经宋子贞力劝后从之。
2月,窝阔台开始在蒙古大草原上建立第一座帝国的都城。关于都城的选址,窝阔台颇费了一番心思。若按常理,都城位置当然应在成吉思汗大斡耳朵的所在地。可依照蒙古习俗,早在成吉思汗生前,这里就已分封给了幼子拖雷。虽拖雷已死,但以其妻唆鲁合帖尼为首的拖雷系势力依然十分强大,窝阔台当然不愿把都城设在此地。但若把都城设在自己窝阔台汗国的首都叶密立,却偏离整个帝国的中心。其他诸王也可能会反对。最终,窝阔台决定:将蒙古帝国的第一个都城选在:原回鹘故城的和林!
本月,窝阔台命刘敏在和林营建皇宫:万安宫。并设宫闱司、立驿传。以便贡输。和林城修成后,周长约5里。
5月12日,一代直臣、参知政事真德秀去世。6月17日,郑清之被任命为左丞相、乔行简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21日,曾从龙为知枢密院事、郑性之为同知枢密院事,陈卓为签书枢密院事。宋理宗又召崔与之为参知政事,崔连上13道辞疏,不许。
6月。蒙古军从漠北老家发兵,向四面八方同时发动进攻:向西。浩大的长子西征开始;向东,蒙古东征高丽;向南。蒙古人非常重视南宋!
有大臣向窝阔台合罕建议:让回回人去打南宋、让汉人去西征,认为这样可得制御之术。耶律楚材极力反对“中原、西域,相去遥远。未致敌境,便已人马疲乏,更兼水土不服,疾疫将生。这怎么能打胜仗?宜各从其便”最终窝阔台决定:蒙古人每甲出一人西征、一人南征;中原每户出一人南征、一人东征!
窝阔台命唐古为元帅、洪福源为副将,扫荡躲在江华岛上的高丽王及高丽全境!
窝阔台又下令每十个蒙古人中出一人参加西征军,共组成兵力达十余万的庞大军队。分为四个军:第一军由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嫡次子拔都(术赤长子鄂尔达是庶出)拔都为帅;第二军由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长孙不里(不里之父抹土干是察合台的长子,早死)为帅;第三军由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长子贵由为帅;第四军由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帅。拔都兼任总统帅、名将速不台为先锋,掀起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第二次蒙古西征,又称长子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