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07章 陕军代表人物,我亲爱的室友(1 / 1)
作品:《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说起《延河》杂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是占有浓墨重彩一笔的。
《延河》前身是《陕西文艺》,后来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是一本刊载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评论的纯文学综刊物。创刊于五十年代,迄今已是陕西文学的旗舰刊物,拳头产品,在文学爱好者心目中地位尊崇,号称小《人民文学》。
其实,在孙朝阳看来,《延河》对当代文学的贡献甚至还超过人民文学,因为这本半月刊提携了后来在文坛上大名鼎鼎的陕军——陕西作家群。
八十年代早中期的很多陕西作家都是在《延河》发表自己的处女作成名的,后来还在此刊上陆续发表了许多代表性作品。
陕西相对北上广深来说要贫困得多,当年的陕西作家们,除了西安的几位,其他日子都不太好过。比如榆林的路摇,就穷得一比。吃饭都恼火,严重影响文学创作,那么怎么办呢?
也好办,陕西文学大佬,写过《保卫延安》的着名作家杜鹏程一拍脑袋,有了个主意:通通给我弄《延河》杂志社来当编辑,领一份皇粮,反正一个月也就发三十块钱。三十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如果因此让作家们写出传世之作,我陕西不就赚大了?
杜鹏程在文学界地位很高,他的《保卫延安》在以前长期呆在文学类书籍销量排行榜前列,还被拍成电影。影片中,胡宗兰将军在延安山沟沟里被放风筝,被耍得团团转,在全国观众面前出了大名。
其实,胡人品很不错,挺善良挺天真的,和陈谢兵团的旅长私交很好。
后来,旅长在上海治疗腿伤被捕,胡带着同学们前去看望,还去常大队长那里求请,问能不能把人给放了。
胡将军看到杜老的作品后,很郁闷,很无奈。
杜鹃鹏程有一篇散文很出名,《夜走灵官峡》,上了中学语文课本。
他招陕西作家进《延河》做编辑,给穷书生们一口饭吃,直接催生了文学陕军。一时间,杂志社名家汇萃,有路遥,有贾平凹。
去年贾平凹还给中国散文投过稿,是大林的责任编辑。
对了,孙朝阳的老熟人星星诗刊的编辑叶延兵以前在延安插队当知青的时候,还调去延河做过一段时间编辑。
有了稳定的创作环境,编辑作家们灵感爆炸,这几年陆续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比如路遥的《人生》,贾平凹的商州系列。
另外,延和杂志还刊载了许多本地作家的小说,比如陈忠实就是常客。和路遥等人的困窘生活不同,老陈日子过得舒服,他是西安某区的文化局长,去年又当选陕西作协副主席。
延河杂志在文青心目中有很高地位,但销量却不怎么好,每月只有十几万册。要知道,孙朝阳投稿的〈青年作家〉现在月销量三十多万本,他主编的中国散文很快也能达到这个数。
并不是说延河不好,也不是说其曲高和寡,主要是杂志太厚,一百个页码,价格也不便宜。对普遍贫困的文学青年来说,天价了。在精神粮食和真正的粮食之间做选择,自然是选择后者。
那个打过篮球的工作人员听孙朝阳问,抓了抓头:“我也觉得奇怪,也许要等到作家到了,问问才知道。孙作家,我最敬佩那位王同志了,他是我的偶像。我看的他的书啊,哭了好几场。后来又看改编的电影,当着几百人的面控制不住情绪抹眼泪,羞死个人了。”
当着着名作家孙三石的面夸奖另外一个作家,这位工作人员的情商也不怎么样。但孙朝阳却笑了笑,也不在意。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你也不能强求所有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