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1章 文体生,隐约的念头(2 / 2)

作品:《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今天谢桦的父亲在厂里上班,母亲却在。孙朝阳是个闲不住的,就跑厨房里去帮忙。

谢母是认识孙朝阳的,以前在听说小孙是外地人后,态度不是太好。孙朝阳也不在意,聊了半天,老太太听他说借调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后,对他热情了些。问:“小孙啊,以后有没有留京的想法,是不是放心不下老家的父母?”

孙朝阳回答说:“父母身体健康,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过些年退休了,跟着子女,在哪里不是生活。至于留京,我也没多大兴趣,留可以,不留也可以,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好。”

谢母又道:“听谢桦说你在写小说,赚不少。”

孙朝阳:“还行,一个月也就两千块左右。伯母,时代变了,只要能赚到钱,你在哪里,是哪里的户口都不要紧。国家将来肯定会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面,金钱是需要流动的才能活起来,人才也是如此。以前那种一辈子呆在一座城市,一个单位的事会改变的。”

谢母很吃一惊,一个月两千,这不是资本家了吗?她和谢桦父亲月收入加起来才七十块出头。两千块,怎么花得完?虽然孙朝阳不是京户,但好歹是国家干部,而且也借调到北京。既然收入这么高,户口不户口的倒是可以容忍,就说:“小孙你的思想挺新潮嘛!”

小孙同志心理年龄七十,和谢母竟很谈得来。

孙朝阳和谢母开始分火腿,提着菜刀,砍得地动山摇,好不容易才把火方那块弄下来。两人忙了这一气,搞得满头微微出汗,同时哈哈大笑。

谢母心中评论:小孙是个有眼力劲儿的,小地方来的人手脚也勤快。

趁火腿肉泡水里,谢母去整治其他菜的时机,孙朝阳就跑去听谢桦讲课,一听却不住点头:原来国家级的优秀教师是这样的。

谢桦今天教的是一节数学课和一节物理,和别的老师上课只流于批改作业和照本宣科的念讲义不同,她将本学期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归成几大类,又细分成许多题型,讲遇到这种题型我们该如何入手,又如何避免出题老师可能预设的几种陷阱——这已经是从实战,从对付考试出发了——这个观念,已经领先了同时代教育一大步。

而这些,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不讲的,更别说地方上的学校。

谢桦实际上就是一个总结者和归纳者,不断朝学生脑子里灌输一个个观念,相当于建模。

孙朝阳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价值,心中不禁感慨:本以为小地方和北上广的重点中学的区别也就是老师都是科班出身,好一些。却不想,差距如此之大。二者的区别,比地球到火星还远。小地方的普通学生,如果靠自己的努力,真的一辈子都追不上大都市的娃娃,现实就是这样,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