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05章 袁崇焕2(2 / 2)

作品:《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后来,在袁崇焕和茅元仪的推荐下,由满桂出任宁远守将,袁崇焕本人也出驻宁远,与满桂、祖大寿(时名祖天寿)等擘画修筑城池与防卫事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与建设,宁远城拔地而起,时曰宁远城,“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士,军民五万余家,屯种至五十里,远近莫不归附”。

在宁远城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袁崇焕得意地给大明内阁写信道:“不肖在宁远,长安(代指北京)可高枕而卧也!”

天启四年(1624年),孙承宗安排袁崇焕卸任山石兵备道,专管宁远等处兵备、屯田、马政。

袁崇焕在任上,监督筑城、煮盐炼铁、兴举屯田、操办马政、修造舟车、核兵定饷、筹备粮料、演练车战、招抚蒙古、谋划战守,积极协助孙承宗构筑关宁锦防线。

袁崇焕由此成为孙承宗督师期间“最托重者”。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袁崇焕升正四品兵备副使,再进从三品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

十月,袁崇焕得知父丧,准备回乡守孝,行至丰润县,接到天启帝的夺情起复之命而返任辽东。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明军在辽东与建奴的柳河之役中大败。

袁崇焕阻挡大明的士卒奔溃,并收拢残兵,组织安排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驻地防守,从而保全了明军的实力,防止了战局的进一步恶化。

十月,孙承宗因为柳河之役的大败而引咎辞职。

袁崇焕因此对朝廷深感失望,见到孙承宗就流泪,甚至请求和孙承宗一起辞职。

孙承宗辞职后,新任的辽东经略高第到任辽东不久,即命锦州、右屯卫、宁远、前屯卫等处的军民入关,尽弃关外之地。

袁崇焕上书抗议,认为锦州、右屯卫、大凌城,这三城绝不可轻易弃守。

如果弃守这三城,那么只会“示敌以弱,非但东奴(后金),西虏(蒙古)亦轻中国”,而且会使“宁(远)、前(屯卫)震惊,(山海)关门失障”。

同时袁崇焕还表示:“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在高第的命令下,关外诸城的明军大都撤入关内,只有袁崇焕拒绝了高第的命令。

由于高第无法强迫袁崇焕撤离,因此关外诸城只剩宁远还在坚守。

十二月,广西道御史王珙上疏称赞袁崇焕,“清操伟略”,请求给他升官,明廷遂升袁崇焕为山东按察使(正三品),仍管宁前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