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86章 英雄本色!(1 / 1)

作品:《刷原子弹炸倭岛,华夏帝王沸腾了

--朱棣:“哈哈哈!这李渊真是个废物啊!”

--乾隆:“李渊这老小子,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雍正(面色严肃,却也难掩笑意):“朱棣兄与吾儿此言差矣。李渊虽一时轻敌,但能及时调整策略,借助李世民之勇智,最终转危为安,亦不失为一位能屈能伸的领袖。至于李世民,他在这两次事件中的表现,无疑证明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与领导力,确实堪称‘少年英雄’。”

--刘邦(点头赞同):“确实,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能够临危不乱,且能迅速调整策略者,方为真正的英雄。李世民此番救父破敌,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英勇与智慧,更体现了他对家族、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诸葛亮(微笑颔首):“不仅如此,李世民此举还彰显了他对于战局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战术的灵活运用。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抽调精锐骑兵突袭,后又与步军协同作战,此等战略眼光与指挥才能,非一般人所能及。”

--康熙(若有所思):“朕观李世民所为,不仅勇武过人,更兼谋略深远。他能在困境中迅速找到破敌之策,又能在胜利之后不失谦逊之心,实属难得。我大清虽以骑射立国,但治国理政、用兵之道,亦需广开才路,汲取各家之长。”

--武则天(目光深邃):“李世民此等少年英才,不仅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更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他的一生,是智慧与勇气并存的典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唐太宗李世民(再次拱手,面带微笑):“诸公之言,令李世民深感惶恐。吾虽略有小成,但皆因有诸位前辈之榜样在前,方能有所作为。吾辈当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继续为国家和民族之繁荣富强而努力。”

随着讨论的深入,天幕上的画面再次流转,展现了李世民更多传奇般的事迹。帝王们或惊叹、或感慨、或思考,共同沉浸在这段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之中。他们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尊重,更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智慧与启示。

【自杨坚逝世以后,杨广接任了隋朝的大业,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杨广对内开凿大运河,不惜民力,并决定迁都洛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杨广还滥用民力,而为了彰显武功,杨广三征高句丽,使得国力空虚,短短数年,民怨沸腾,各地民变无数,偌大的一个隋朝竟然有亡国之相。

见此状况,李世民决定广纳人才,他效仿古之君子,网罗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有的是不得志的文人,有的是浪迹江湖的武人,为了笼络人心,李世民甚至不惜降低身份,与这些人结交。

他还赏赐了他们大量的钱财,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才看到李世民诚意满满,一个个感动不已,表示愿意为李世民肝脑涂地。】

【此时,李世民的羽翼已丰,他趁机劝说自己的父亲,让他举兵反隋,但李渊相较于李世民来说,显得有些优容寡断,为此,李世民多次进谏,李渊最终被李世民所打动,同意举兵反隋,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晋阳起兵。

为了确保消息不能第一时间泄露,李渊下令诛杀杨广安排在他身边的官员,并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取得了始毕可汗的支持,这让李渊信心大增,他命令长子李建成,同李世民一起夺取西河郡。

而李世民率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得了西河郡,因此被李渊封为敦煌郡公,并统帅右三军。】

--王莽:“从这里就能看出,这李老二天生就是个造反的料啊!”

--张飞:“造反好啊!俺最喜欢造反!”

--黄巢:“哈哈哈!造反咯!”

--项羽(声音雄浑,带着一丝不羁):“造反,非为乱世,乃为救万民于水火。李世民此举,正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方能有此壮举。我虽败于乌江,但对于真正心怀天下的英雄,总是心怀敬意。”

--陈胜(声音激昂,带着起义的豪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世民不甘于现状,勇于反抗暴政,此乃英雄本色。我等虽处不同时代,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之心,却是相通的。”

--吴广(紧随陈胜之后,声音坚定):“是啊,起义虽难,但唯有如此,方能唤醒沉睡的民众,共同推翻暴政,开创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天下。”

--黄巢(笑声更加豪迈,眼神中闪烁着叛逆的光芒):“说得好!造反便是要打破这旧世界的枷锁,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李世民此举,正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我黄巢虽与他相隔数百年,但这份豪情壮志,却是相投的。”

--李自成(声音沉稳,带着一股不屈的力量):“造反之路,荆棘密布,但只要心中有民,有国,便无所畏惧。李世民能够网罗人才,举兵反隋,最终成就一番霸业,实属不易。我等虽处不同境地,但这份为天下而战的决心,却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