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 发现(1 / 2)

作品:《大明镇抚使

“前些日子老朽上山拾柴见到了一名无头尸体,当时把老朽给吓得,连忙呼喊同村的人过来并将此事报了官,

这件事情县令大人是知晓的,老朽当时也带着县令大人去看了,

由于当时没有证据县令大人只能判为他杀,正打算搜寻证据的时候您猜怎么着?又有村民来报信!他们也跟老朽一样见到了无头尸体!

这还不止一次两次,最叫人感到害怕的是这一天之内竟有十几具尸体!最终经过勘察后这才发现这些死者的伤口竟有惊人的相似!

县令大人认为此事并不简单,派了大量人手前来取证,最终无功而返,

县令大人本就因为这事弄得焦头烂额,不想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死亡,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生前都去过永乐寺!

这些都是当地村民亲眼见到的,以至于在当地流传了诅咒一说,

起初老朽也是不信这鬼神一说的,直到一位有名的道士来到此地后发现端倪并对老朽说此乃纪纲的冤魂作祟!

纪纲生前桀骜不驯,诡计多端,生前做过许多坏事,即便被督察院处死可他的冤魂却徘徊在这临沂县,

道士说纪纲死后本就不甘,当时也没有人发现,更没有请高人做法镇压这才导致邪气扩散,至今已过两百哉,以他之能怕是无法驱散邪气,

如今这永乐寺的阴气太重,高人已无法镇压死者的怨气,当地百姓听闻此事后闹得人心惶惶!以至于没有几个临沂人敢去往永乐寺祷告,

碰到了路过的百姓会劝说几句,实在劝不动的我们也不会多管闲事,至于这下场……唉!想必也成了一具尸体,

三位大人,您说这天底下真有这么巧的事吗?这纪纲为何死后也不肯放过我们?难道说他真的想把我们临邑县的百姓一并杀死不成?”

在这件事情上即便是身为镇抚使的唐剑秋也不好说;

单说纪纲怨气过重变成厉鬼杀人这一点也是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样的怨念才使得他两百年后化为阴兵杀人?

关于这点唐剑秋并不清楚,只有继续听着那名老翁说的一番证词:

“大人,走方的高人先前已经告诉老朽此乃厉鬼作祟,阴兵杀人啊!

老朽不知有句话该不该说,此事请几位大人就此作罢,要是让纪纲的冤魂盯上这后果……”

老翁说到这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他怕自己说的太重引起唐剑秋等人的不满,到时候要是扣上一顶罪恶帽子那还了得?

唐剑秋并未作声,那身穿官服的县令反倒是先着急了起来。

以往可没有接手过这般棘手的案子,本以为刑部尚书和唐大人来了此事便能圆满结案,不曾想居然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当真是叫人烦闷。

“唉!这究竟是替鬼办案还是替人办案?”

县令很是烦躁的起了身,换做以往他可能会草草结案给个交代,可如今不一样了,两位大人皆已在场,荡然不敢造次;

乔允升听到县令这般说辞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种迹象全都指向鬼神作祟,何况他俩也是亲眼见识过的,想要排除这点恐怕很难;

除非有反证证明是人为因素!

“看来得再去凶案现场走一遭了。”

唐剑秋所说的正是那永乐寺,他认为,想要揭开谜团就必须从案发地查起,当时他们只顾着守株待兔去了甚至都没有查看周边的情况;

县令一听脸色发白,差点就没有直接晕过去,连忙跑到唐剑秋身边进行一番劝说:

“万万不可啊大人!要是惹怒了纪纲的冤魂那岂不是……”

“既如此那本镇抚就亲封抓鬼大臣,定要把那孽障抓来给尔等好生瞧瞧!”唐剑秋去意已决,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算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即便县令已是好话说尽唐剑秋依旧不为所动,县令也只能在心里抱怨一句,迫于权势的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大人务必小心才是。”

“不知尚书大人可否陪同在下一同前往永乐寺一趟?”

正说着,唐剑秋又将视线放到了乔允升身上。

乔允升自是乐意效劳的,何况他本就欣赏唐剑秋为人,因此很是爽快的应允了下来:

“如此甚好,唐大人,请。”

“请。”

就在两人踏出当地府衙的那一刻,几名官兵带着许作一同赶往乔允升所在的地方,在看到来人时摆出最为恭敬的一面,云:

“大人!小的发现所有死者皆为布衣百姓,除了那些搬运尸体的人之外没有一个官兵,说来也是有些奇怪,为何这遭殃的都是些平民百姓?”

听到这,乔允升的眼里闪烁着费解之色,在思考的时候手也是不自觉的放到下巴下。

同样的,唐剑秋陷入了沉思。

他实在是想不通,同样是杀,为何却放为何却放过官兵,反而对当地的百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