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1 / 2)

作品:《江山争雄

唐军从汧源、雍城撤退之后,大华军队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汧河以东的三座城池,兵不血刃,没有伤亡,使得兵威日壮,将士们士气如虹,觉得唐军如土崩瓦狗,不是大华对手。

事实上,自唐军与大华交锋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风,这种心理养成,使得大华军士愈加自信,而唐军对大华就越来越胆怯。

雍城是扶风郡的治所,管辖十个县,有九万多户百姓,里面有一座岐阳宫,是当初隋文帝重新修缮改建,作为避暑之用。

后来有了仁寿宫,才少来此宫殿了,但毕竟属于皇帝御用之所,所以城郊宫殿,一直被细心打理,哪怕反王占据后,也没有破坏,而是自己住进去享受。

唐弼、薛举都曾住过,如今,大华军清理打扫,迎接大华的皇帝罗成,搬到此处歇息,作为行宫。

文武官员随行,抵达岐阳宫,里面富丽堂皇,比西北地区的王府建筑强许多,沾染了帝王的气象,皇室的威严。

罗昭云坐在一间宏伟殿宇内,文武官员分立两侧,朝廷班子越来越成型了。

“郭副使,你来为诸位讲一讲,唐军目前的分布。”

“遵命!”郭孝恪身为枢密院副使之一,是他们几人中最懂军事的,许多军事战略的拟定,他都会参与,最后做批文。

他指着场中木桌的山河图,朗声说道:“诸位大人请看,目前唐军撤退,集中兵力在岐山一带,驻守山城,扼守了我军东进的一条路,不过,这并非必经之路,我军可以继续向东南行军,攻打郿城,进入京兆郡。但如此一来,我们的侧面等若暴露给这支唐军,随时有切断我们后路,断我粮道的危险,如梗在喉,不得不除!”

褚遂良、于志宁、侯君集、来护儿等人,都同意郭孝恪的说法,岐山城不拿下,让大华军队始终有后患之忧,不能全心进军京兆郡,这也是唐军考虑在内的计谋,撤军保存实力,固守岐山城,与大华军队在此硬拼对峙。

侯君集道:“陛下,还是让我先锋军出战,围攻岐山城,解决此患,大军再进入京兆郡吧!”

来护儿、陈稜两位大将军也意动了,想要立功,不过,他们自持身份,觉得跟这样年轻将领争功,有些降低身份,所以,目不斜视,表示不动心的样子,其实双耳在注意聆听。

罗昭云犹豫道:“此城依山傍势,易守难攻,若是强攻,伤亡必然惨重,当智取才是。”

郭孝恪说道:“根据斥候回报,前几日,唐军将三城的粮草,以及周围的粮仓,都不断运往岐山城,估计够五六万守军,半年之用了。我军即便困住此城,围而不攻,要困死它,也得半年时间,到时候天气入冬,唐军可以反攻,我军只能后撤,给唐朝廷苟延残喘的机会。”

“既然围困不行,那就只能硬拼了,劝降不成,偷袭也难!”来护儿在旁说道。

这时候,罗昭云犹豫着,要不要动用炸药包,突然偷袭,给岐山城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