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42章 激战(1 / 2)

作品:《凛冬长夜

“举盾!”

奔跑的张小六心中估算着他们与倭寇大军的距离,直到双方相距百米时,他才高声喊道,左手举着圆盾,放在胸前的位置,并稍微弯腰奔跑,漏出半个头和一双眼睛注视着前方的倭寇大军。

而张小六所料不差,倭寇军中也有不少铁炮手,这些铁炮手在明军距离他们百米时,纷纷开枪射击。

顷刻间,‘砰砰砰砰砰砰’的枪响声不绝于耳。

好在倭寇铁炮手的第一轮射击,双方相距百米,明军只有十几名运气不好的刀盾手被射中,剩下的刀盾手不敢停下脚步,继续向前奔跑。

只是,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倭寇的第二轮枪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又有几十名明军刀盾手倒下,未死的明军士兵则躺在地上痛苦的哀嚎。

这四千倭寇军队,甚至是岛上的一万倭寇大军,可全是德川幕府的精锐部队,一些军中的老将,甚至还参加过1600年的关原合战,此战可是奠定了德川家统治日本的基础。

这支倭寇军队,对于明军的冲锋,丝毫不见慌乱,日式三段击被这支倭寇大军用的炉火纯青。

……………………………………………………

日式三段击:日本战国时期,长筱合战中织田信长的铁炮(火枪)队以三段击的方法击败了武田胜赖的骑兵。

他首先安排三千名火枪手在阵前安置防马栅,然后安排士兵三个人一组,让其中射击精度最高的士兵充当射手,其余两个则负责枪弹和火绳的装配工作。

在射手射击之后,由第二名士兵接过火枪并从前端装入火药,捣实之后装入枪弹,第三名士兵同时从后方调整火绳的位置,将扳机移至原位,然后把火枪递给射手,从而实现不间断射击。

明代三段击: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南方(云南)的将领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而改进的一种战术射击方式。

具体是由三人为一个小组,先由最前面的火枪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三倍!近似于欧洲的半回旋战术 。

如今,杨三生军中的火枪手,使用的射击方式就是沐英发明的三段击。

……………………………………………………

日式三段击与明军的三段击,有着明显的区别,明军的三段击拥有火枪数量的优势,而日式三段击虽然射击速度快,但却加剧了火枪的磨损度,使用次数越多,精准度越低,这也与日本的铁矿产量有关,在火枪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这个时期,日本最高超的火枪战术了。

“该死的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