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22章 有粮不慌(1 / 1)
作品:《长江图南,刚重生就遭遇学生跳楼》有了工程,又谈好了合作条件,这是一举两得:公司有了工程不愁发不出饷,还拉拢了曾忆乡跟缪珍珍。虽然少赚了一个亿,但是精明的陈宗权会算账,他一定可以从曾忆乡那里赚来比这个一亿块多得多的钱。
这叫手里有粮秤心里不慌。
他相信自己的诚意能够换来曾忆乡和缪珍珍的信任。修建这个旅游学院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工期,一年以后缪珍珍就可以赚一个亿,说是白捡的也不为过,横竖缪珍珍都不会吃亏。
上个世纪90年代,洪南有三个落后的军工小企业:南山厂、红光厂、长庆厂。先是长庆厂搬迁到蓉城的青白江区,剩下的南山厂和红光厂开始改制,转型为民用企业,红光厂生产民用炸药,还能够勉强支撑活下去。南山厂就不行了,刚开始折腾电冰箱,后来又改方向,生产射钉枪、射钉弹,先期火了一阵,过两年又不行了,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看见南山厂的射钉枪弹了。
宏伟就是从南山厂出来的钳工。他二十岁出头就在南山厂跟师傅学技术,出师后就一直在南山厂干,十多年来一直不变。后来认识曾惜香,后来又帮曾惜香做生意,慢慢的他感觉当个工人不是个头,上个90年代下工潮,厂里要垮了,养不活这么多工人。给了宏伟一点少的可怜的钱买断工龄,于是宏伟就和曾惜香走上了做干鲜这条路。
曾惜香中途也有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最后靠着宏伟那点可怜的买断工龄的钱才度过难关。严格说起来,宏伟和曾惜香算得上患难夫妻。
洪南区本地的小作坊不少,但是都谈不上规模,反倒是像宏伟这样做小生意的摊贩更多。因此,在上个世纪,尽管洪南区在戎州的核心区翠屏区旁边,但是GDP排名却在全区排倒数第三仅比屏山、筠连好点点。
但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命运就像开了挂一样,闽东时代、凯翼汽车、极米科技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洪南投产,极大的带动了洪南区的生产转型。更是提升了洪南区在全市的经济地位。如今,洪南区的GDP上升至全区第二,是除翠屏区以外,外部资本在戎州落地最多的区县。
外界普遍看好洪南的原因无他,就是地理优势:离翠屏区很近,土地价格比翠屏区便宜。
戎州市委市政府也敏锐抓住这个洪南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积极推荐企业、和各种文旅项目前往洪南发展。
高职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在洪南落地的。有了高职城,今后洪南区就有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空间。
陈宗权也在思考宏升公司未来的发展。以他的眼光看,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还不至于萎缩,但是五年以后呢,就很难说了。单一的房地产开发恐怕很难让宏升公司长久的发展,如果宏升公司还想在基建领域继续深耕二十年,那么从现在起,宏升公司就必须早做打算:不能够把未来生存的希望只寄托在单纯的房地产开发上,宏升公司必须拓展基建范畴。
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这步非常关键,一旦决策错误,那就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其实,从陈宗权拿到旅游学院的基建合同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一点涟漪:上次和缪珍珍在蓉城合作开发“宏升壹号”之时,曾忆乡就提醒过他,修建写字楼是很赚钱的一个买卖。奈何他当时刚一脚踩进蓉城这个大坑,水有多深他根本不知道,因此,他对曾忆乡的劝告也是将信将疑,没有听取曾忆乡的好意。
后来,“宏升壹号”项目建成了,看着每个月从“宏升壹号”分来的租金,陈宗权开始明白老同学这句话的含义。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老同学的道理是对的,手里掌握着大量的不动产,怎么看也属于手里有粮心不慌的样子。如果现在还有一个机会在蓉城拿地,只要条件许可,他肯会首选修写字楼。
所以,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旅游学院的过程打造成为一个样板工程。里面的教学楼、宿舍楼、这些都不是问题。有两栋建筑是陈宗权提前没有接触到的:一个是艺术馆,还有一个是学术馆。这两个馆都是大跨度的场馆,是以往宏升公司从未遇到的建筑难度。
在建筑施工分析会上,陈宗权对两个场馆的现场施工负责人就强调:一是全过程安全,绝对不允许出现施工安全责任事故。二是施工质量,所有主梁、承重梁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国标施工,不得有一丝一毫懈怠。并且告诉全体与会人员,宏升公司今后能不能够拓展基建项目,关键就要看这次能不能够将旅游学院修建项目完整拿下。
因此,宏升公司在旅游项目上赚钱是排在第二位的,树立品牌,打响拓展项目第一枪是第一位的。
参加完开工仪式,缪珍珍去了一趟河安。
自从王小龙回到河安,姐姐每天就变着法给儿子弄好吃的,鸡鸭鱼轮着来。还抓紧时间趁儿子在国内,陪着他到河安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买了一套房子,150平米。姐姐想好了,她以后就在汇龙小区终老一生,但是儿子却不能生活在这里,得生活的更好一点。王小龙拗不过老妈,同意了。先埋在那里吧,说不定以后回河安用得着。
后来儿子走了,姐姐还专程到蓉城送了儿子一程。现在听说三妹到了洪南,赶紧让她过来一趟,两姐妹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