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1章 扩军、搬迁(1 / 2)
作品:《我,薯条,苏联英雄》而为了打赢一场注定需要持久战才能赢得胜利的战争,除了重组现有的苏军外,更为高效的军队动员体系也是必须的。
而实事求是的说,前文已经提到的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的内战中走出来之后,就一直保持并发展着的基干制-普遍军事训练相结合的动员体制。
在发展到世界高度紧张的1939年——苏联通过《普遍义务兵役法》将预备役人员的年龄上限提高到50岁,并创建了一大批为预备役提供培训的学校时,已经给苏联制造了约1400万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预备役人员。
这让这个和苏军现役部队一样,受到前述各种问题掣肘并不高效的体制,在历史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在不考虑质量的情况下,让苏联可以在巴巴罗萨初期的迷茫之后,动员出数量超过德军已然超神的战绩和德国从情报机构到高层全部想象力都无法想象的后备力量。
仅截止6月底,就有多达530万——两倍于战前苏联西部五个军区总兵力253万的预备役士兵应征入伍。
虽然负责征兵动员的国防人民委员会,在一开始无力组织并武装这些士兵——在1941年6月时只有3个新的集团军被组建。
但在随后苏联动员体系运转起来之后,国防人民委员会在后续7月-11月组建或重组的集团军数量为:
7月10个;
8月19个(其中有三个集团军是第二次组建);
9月5个;
10月7个(其中有3个是第二次组建,一个是第三次组建);
11月11个(其中有4个是第二次组建,一个是第三次组建),
再加上12月组建的2个,总计57个集团军同样是,1941年因为被德军消灭或击溃而取消的集团军(20个)数量的两倍还多。
而这些总计约800个师的补充兵力,让苏军能够在损失了大约229个师,德军高层都已经半场开完香槟之后继续战斗。
至于1942年,国防人民委员会继续组建的11个新集团军和10个后备集团军,则让在1941年一度有名无实的大本营预备队,成了真正能改变战役结果的力量,让苏联恢复了在苏德战争中还手的能力。
当然这些这样快速组建起来的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太能期望,除了没有达到某知名黑苏电影中,两人一条枪的地步外,这些部队可以说是什么都缺。
甚至地狱一点说,正是这些迅速填补的部队的低下战斗力,让德国人产生了苏军水平很差的错觉,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在了失败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