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章 难度加码、部分胜利(2 / 2)

作品:《我,薯条,苏联英雄

战区划分后,不同战区就成了事实上的独立大规模行动。

因此在行动期间,薯条君包括直接通信在内的大部分行动,将无法直接影响到其他战区。

比如之前的巨型天线全域广播的效果,并没有按照一个正常电磁爆的球形范围传播,而是被局限在了当前战区。

当然,薯条君也可以通过很多手段绕过这一影响。

比如在西南方面军时,通过薯条旅部队和副官阿廖沙,来了解其他战区的情况。

或者通过将报告打到更高级级别的苏军指挥部,依靠影响苏军高级军官的判断,来影响其他战区。

而这一点,对于德军来说也是一样。

只是相比此刻西方面军司令部的失能情况,运转的更为紧密的德军司令部,可以更为从容的处理“突发情况”,并在全局上做出应对。

而当这些针对各个区域“突发情况”的应对,叠加起来,极有可能让德军打出更好的战略效果。

就像,在西南方面军时,苏军两个战区,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可以迅速对薯条君(阿廖沙)在不同战区上交的报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

两个战区的战役发展就会相互促进。

所以这个风险,实际上是大幅放大双方高级别指挥部,对战局影响的双向风险。

2、“图司机”等人手把手场外援助的限制

在这里,“图司机”等人可以在不直接部署到战场中的情况下,间接指挥这些非薯条旅部队的苏军。

是依靠之前巨型天线的全域广播,暴风兵小队的持续行动,和之前自我解散的“国际纵队旅”摩托化步兵三重影响才能实现的。

而在更多的时候,组织度正常的苏军部队,显然是不会轻易听从,除了他们上级之外的指挥部门的命令的。

3、德军是更加接近大纵深作战理论所设想的军队

这一描述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包含小胡子在内的德军高层,并没有将“闪电战”,在战争中转变为一套,与大纵深作战理论相当的战略思想。

因此所谓德军的“闪电战”,更多的是德国参谋部,在战前诸多限制下,在面对必须速战速决的根本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战役级”作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