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章 历史的惯性(2 / 2)
作品:《我,薯条,苏联英雄》其背后是德军指挥部,面对当前糟糕的攻击进展,所作出的最新决定。
昨天从火障中撤出,完成重整的第169步兵师,在战役开始的第40小时,又回到了历史中的进攻出发点。
准备和一直在佯攻,但却未能吸引苏军足够注意力的山地步兵团一起。
将原本的佯攻,直接变成主攻,以配合先前已经发起进攻的芬兰第6师。
完成德军指挥部,夺取当前唯一能确定的,靠谱道路,冲向阿拉库尔季的目标。
只是这样的行动,不仅仅相当于间接宣布“白色闪电”破产。
还让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再次思考之前的问题,那就是两个师的力量,到底能否完成这样的突击计划?
对于这个问题,哪怕德军指挥部没有考虑面子因素,也在如下两个情况中,给出了否定答案。
其一是,芬兰第6师加第169步兵师的力量,在德军参谋人员看来,肯定不如原计划的两个德国师。
其二是,进攻战役的第二天都已经过半,一切行动都失去了突然性,苏联人防线必然比之前预计的坚固。
所以,德军指挥部必须寻找变招。
于是,根据当前德军的进攻哲学,原本在后勤糟糕位置进攻脱力后,就应该立刻回撤重整的,党卫军“北方”师发出的头铁坚守申请,被德军指挥部批准了。
正面进攻的部队,需要这样一支侧翼牵制力量,哪怕现在,党卫军并没有实力,完成任何的侧翼攻势也是一样。
当然,当前还是国防军为主的,德军指挥部,显然也不会和,靠“精神力”吃饭的党卫军一样。
天真的认为,之前工兵为了迅速推进,修建的歪歪扭扭的临时道路,能够维持住党卫军部队的基本战斗力。
于是,之前因为制造了不可控大火,而让德军指挥部,对于当前季节针叶林易燃程度,产生误判的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临时转型成了运输机部队,准备向党卫军空投一些急需的补给。
就这样,历史的“必然性”,让一切在兜兜转转之后,似乎又转回了原点。
就连未来德军,盲目坚守失去价值的攻击出发阵地,紧急调动轰炸机空投补给等名场面,提前数月,乃至数年,在北极战线发生。
也只是,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的,小规模预演罢了。
(一些解释:
1、盲目坚守失去价值的攻击出发阵地
中央集团军群,因为各种原因,在能够冲向莫斯科时,选择转向基辅,完成基辅合围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