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章 天坑(1 / 1)
作品:《蝉觉》三月底的时候,专家组来到曲县。龚师兄电话联系李彬的时候,李彬已无暇他顾,施悦的临产期到了,高龄产妇,又是心里依托感不强的敏感性格,李彬这时不可能离开她,只能说以后自己再找机会,现在让其它人先进去再说。
林永和刘显还是要求加入考察小组,这一次县里没有反对。这次的考察设备更加齐全,无人机、自动机器人、步话机…所有地底需要的都带齐了。人员也更加齐整,除了专家组三人外,从古寨请了溶洞探险专业向导两人,又派了一队三人武警负责安全,七名壮山民负责物资保障,再加林永、刘显哥两和县里的三人,老赵、老单和环保的张文贵对应着专家组三人,一共二十人组队进入。
还是走同样的路线,一行人速度不快,三名专家的年龄在那儿放着,体力明显差了档次。到山魍祭拜台时已经很迟,一行立即休整,准备过夜,睌上轮值有武警负责,补给也充足。林永一觉睡到六点才醒,这时领队老赵已经安排大家准备行动了,提醒大家注意跟进。马上就要进入迷宫石道,老赵打头,老单断后,林永和刘显穿插在中间,确保无人走散。这次因为有李彬留下的记号,进行得顺利,两个多小时就走到第十八个小洞口。这次物资保障七人留在外面等,林永、刘显也没有进,空洞一个,没什么好看的。
等专家探索完山洞出来时,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继续往前走,专家时走时停,拍了不少照片,等一行回到祭拜台时,又是一天结束,洞中无日月,照明是探照灯。老赵没准备继续,安排早早就休整。第三天一大早,四点出发。昨晚睡得早,时间整整八个小时,大家体力、精力全恢复过来,连三名专家也脚步轻松了许多。这次要探索的是第三个溶洞,队中也无人进去过,老赵不再领行,换成古寨请的有溶洞探险的两名专业向导打头,六名专家组成员和武警、林永、刘显,最后是物资组。
溶洞和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石道变化少,地质相对稳定,安全性要高得多;而溶洞地质松脆,危险无处不在。向导很有经验,小心考察,慢慢往前走,遇到山洞分岔,跟本就不管洞大洞小,都是小的机器先探,大的无人机先进,决不蛮动一步。虽然进度慢,但安全可靠,让老赵、老单很是惭愧,自己一行人陷入险境是有缘由的,自己这个向导的确不专业。
因为速度慢,大家有充足时间欣赏洞中奇景。石钟、石笋、石柱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倒垂的石钟最是神奇,有丝蔓如门帘,丝丝缕缕,中间有穿丝的石珠;又有倒垂的宝塔,宝玉般的石碗吸附在山洞璧上;最多的是石鞭,长长短短,指向头顶,让人心神不宁。溶洞里的水蜿蜒而来,回旋盘转而去,平静舒缓。地上的石笋如水上的假山造景,有船托着的五指大山,有一簇簇的巨大如平菇,金针菇也不少,偶有宝塔高立,走近一看又如一层层的水帘洞口。石柱粗壮有如巨龙盘旋,又纤细如柳腰。在探照灯的扫射下,时有云雾仙山闪现,又有巨禽夜叉罗汉狰狞。其中美景,动时让人心悸,静时让人心醉。几位专家手中的摄像器材随光摆动,林永、刘显也拿出手机不停拍照,洞中闪光不停,咔嚓之声连续响起。向导时不时一句“注意脚底““注意头顶““注意侧滑“…,打断人的沉醉。
随着时间前行,溶洞逐渐变小,从二三十米高到了五六米,宽也不过三四米,石钟、石乳少见,只有嶙峋的山石一片片。洞口慢慢又更小了,有的地方需要低头弯腰,有的地方需要拱腰扶壁,还有的洞口需要侧身下蹲,坡度也是起伏不平,时上时下,渐渐耳边水流冲击声传来,众人精神大振,快到新的出口了!
一翻过梯田般的岩石斜坡,就看到地下水从斜坡顶部边缘的左手冲向下面的水道,发出轰轰的响。二三十米的落差,形成一地底小瀑布,右手的山壁弯曲而下,嶙峋的山石一层层往下,似是大水冲刷而成,成了众人下去的一个缓坡。
下到坡底,溶洞奇景完全消失,只有身边的流水随山洞弯弯曲曲而去,消失在众人眼前。又行进了一会,众人耳边传来“咿咿呀呀“的啼声,“大鲵“,有人激动的喊道。专家急,向导不急,依然是慢慢探寻着走,上下左右确认没有危险才迈步向前。又前行了一个多小时,山洞高大,水流平缓,大鲵的声音突然消失。有专家突然说道:“慢点,大家别动!“
众人站定,只见一名专家轻手轻脚走向河边一处岩石堆积处,头上的探照灯慢慢变暗,变成日炽光照向岩石堆。众人随样也慢慢走了过去,山石的洞穴阴隐处,一条黑黑的长影出现在眼中,似乎众人的到来惊动了它,摇摆着身躯滑进水中,向更深暗的水下游去,又爬到山石另一边的背光处。
“这么大的娃娃鱼!“一名向导惊呼道:“我们那边的好象不到这条的一半大额!“